拋錨桿系統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是,向前移動橫移錨來滿足絞刀橫移挖掘的要求。不同類型的絞吸船有不同的拋錨形式,拋錨桿系統是一種用在絞吸船上為常見的拋錨形式。拋錨桿系統移錨的優點是,使用方便經濟,移錨速度快,而且不受諸如潮水或挖槽附近的淺灘等不利因素的影響。絞吸船在移錨期間是不能進行挖泥作業的,因此移錨時間就直接影響到船舶的工作效率,而移錨時間又取決于拋錨桿系統設計的好壞,所以拋錨桿系統是直接影響到挖泥船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 2絞吸船拋錨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絞吸船拋錨桿系統包括拋錨桿、錨桿固定柱、起錨絞車、起錨導向滑輪、錨桿回收蓋繩絞車、錨桿回轉軸以及牽引鋼絲繩和耳攀等。
拋錨桿是吊錨和放置錨的結構承載體,在拋錨過程中支撐和導向起錨鋼絲繩,在起錨位置時,錨在泥里,起錨需要的起錨拉力,因此錨桿要有足夠的強度,能夠承受起錨力的作用。 錨桿是用鋼板焊接而成的,截面形式有兩種,一種是圓形,一種是方形的。 錨桿的受力情況屬于壓桿穩定性問題,因此圓形截面的錨桿在受力形式上是更合理的,但是方形錨桿更好制造,因此在滿足強度的情況下,也可采用方形的截面形式。
錨桿立柱 錨桿立柱是用來阻止錨桿向內回轉,并在拖航時用于固定錨桿的。它也是安裝后回轉鋼絲繩導向滑輪的支點。錨桿立柱在回轉過程中受到拉力的情況與錨桿的偏心形式有關,在拖航時都是承力的 ,因此它要有一定的強度要求。
錨桿回轉軸和耳攀 錨桿回轉軸是支撐錨桿的,并且是錨桿回轉的轉點。錨桿回轉軸一般是安裝在甲板上的,因為回轉軸承受較大的壓力和側向推力,所以與其相關的甲板結構要做相應的局部加強。 耳攀是牽引鋼絲繩的拉點,耳攀的位置受到船體結構形式的限制,一般都是在龍門架頂部的邊角上。也有龍門架形式不同船舶,沒有合適的的位置安裝耳攀,也可單獨設計一根支持錨桿回轉軸和耳攀的立柱。 回轉軸與耳攀在水平面投影的位置關系是很重的,一般是上下對應或略有偏移,在后面會有 詳細講解。
挖泥船拋起錨位置的確定 挖泥船在施工時,橫擺的寬度受鋼樁與絞刀頭間的距離和橫移許可角度限制,橫移許可角度是指挖槽中心線與船舶中心線的夾角,一般角度在30°~40°之間。這個角度的確定,是為了避免橫移鋼絲繩與船體的夾角太小,從而不能夠提供足夠的橫移拉力。 橫移錨在靠后的位置時,當船舶擺到挖槽左側時,橫移纜提供的橫移力矩,當繼續施工時橫移力矩難以克服絞刀挖掘產生的側向橫移阻力矩,因此橫移錨不能太靠后,否則就不能提供足夠的橫移拉力,一般橫移鋼絲繩與船中心線的夾角要大于45°,才能保證足夠的橫移力矩。橫移錨在靠前的位置時,當船舶擺到挖槽的右側時,橫移纜提供的橫移力矩,橫移錨拋錨的位置越靠前,橫移力矩就越小,并卻考慮到挖泥時,橫移錨太靠前絞刀在回轉到挖槽邊線時有可能絞到橫移纜,因此拋錨的位置應該在絞刀的后面。 在挖泥船的橫擺角度一定時,對于相同的土質,由于所需的橫移力矩一定,這樣挖泥船的拋起錨位置就能確定。如果橫擺角度過大,要提供足夠的橫移力矩,拋錨的距離就會減小,這樣移錨的頻率就會增加。因此,在挖較硬的土質時,為了有足夠的橫移力矩,應該適當增加移錨頻率。挖較軟的土質時,就可以適當減少移錨的頻率。